以《罗生门》为例谈黑白影片的艺术特点

学术论文  点击:   2020-07-02

  - 电影的最早起源点就是黑白电影,而在现在的发达时代黑白电影早已被代替。然而,当涉及到电影摄影的历史时,媒体封装了许多杰作,并继续定义今天的电影类型。以下是我能学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以《罗生门》为例谈黑白影片的艺术特点,以供大家参考!

  以《罗生门》为例谈黑白影片的艺术特点

  摘要:在视觉元素大放异彩的今天,只有黑白两种色调拍摄的影片却因其自身所具备的鲜明特点和艺术价值,使它并不会被彩色电影取代或者被大众所遗忘。本文以《罗生门》为例对影片的黑白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电影运用黑白两色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原因,探讨彩色电影时代黑白影片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对当代色彩影片的影响。

  关键词:罗生门 ;

  黑白因素;

  深远影响;

  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68-01

  电影是综合性艺术,在综合戏剧、音乐、美术、照相术等等的基础上,形成所谓的“第七艺术”。电影开启了影像传播的新时代,毫无疑问,电影首先是视觉艺术,色彩的呈现使得电影成为观看的艺术形态。而黑白影片自身具备了彩色影片所无法比拟的视觉效果,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凝重且简练,震撼人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视野。而且黑白影片也影响了彩色影片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黑白影片才有了后来电影事业的色彩发展,才慢慢的有了彩色影片。

  一、分析《罗生门》作品中的黑白因素

  黑泽明的《罗生门》,演绎了一场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整部影片,黑白,粗糙,淳朴,凄凉,但是直入人心。故事发生在日本京都,武士武弘在树林中被杀,而被控杀害武弘的盗贼多襄丸、武士之妻、目击证人行脚僧和樵夫以及被召唤武弘灵魂的女巫,却分别说出了完全不同的经过和供词,真相被谎言与复杂的人性扭曲的面目全非。

  (一)黑白画面营造美的意境。

  在《罗生门》中黑白影像下浓郁茂盛的树林、斑驳的阳光、移动的镜头以及节奏不定忽快忽慢的音乐,营造了整部影片优美且奇特的意境,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但是即使如此,影片中依然有很多耐人寻味和仔细琢磨的细节处理,例如在每一个人讲述事件的过程中,电影画面通过树林间透出的点点斑驳的阳光照射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深深浅浅的光影下面每一个人的表情和眼神都使人感觉捉摸不定,让观众产生对每一个人都怀疑的感受,强化了故事的悬念。令人窒息的紧凑布局运用黑白因素将人推向谎言的极限,从而展示了人性的黑暗一面,传递出导演对人性的理解,黑白两色更是突出了对人性的无奈与绝望。满目苍痍下的罗生门,在黑白因素的渲染下,一隅残破的断壁颓恒,突出的是一种苍凉与残缺之美。在瓢泼的大雨中,边嗟叹人世的纷乱边试图为躲雨的凡夫俗子示范接受洗礼的畅快。在整部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山林间满地的落叶和斑驳的光影,白晃晃的阳光随着被微风吹动的树叶在浓重的投影中晃动,阳光与树影、白色与黑色交替闪动,这样的画面意境更加突出了故事中那种不可知真相的主题,从而让观众更深深的感受不确定,不可信的主题思想。

  (二)黑白影片的心理暗示效果。

  在整部影片当中,黑白因素完美的运用和结合,再一次强化突出了人物的心理特点,并增加了电影的悬疑情节,使观众不受控制地进入了一个未知而又充满悬念的心理暗示之中,带给人一种恐怖、黑暗、压抑的气息,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能力。

  我认为对于《罗生门》而言,黑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从画面角度来看,画面充满凝重,压抑,欺骗,从观众视觉角度来看,能够很好的抓住人的眼球,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从故事本身来说,可以更好地将时间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黑白无疑是这部影片最好的选择,它具有彩色影片无法比拟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作用。[2]

  二、黑白影片的艺术语言

  (一)黑白电影的艺术语言。

  在电影影像展示中,音乐的作用不言而喻,声音的造型作用让影像鲜活生动。但毫无疑问,电影首先是视觉艺术,造型的呈现使得电影成为观看的艺术形态。而电影美术在造型设计和表现中地位独具。当《罗生门》以凝重简练的笔墨刻花人物,使带有记录片般真实感油然而生。其中的环境造型的大块大块的黑白占据整个画面,背景集中独特的黑白交替出现时,美术的黑白色调对于影像的意义得到强化,直接冲击人的眼睛乃至心灵。该影片拍摄时正值日本处于战后政权交替时期,国家衰败经济颓废生产力严重下降,国民的自信心都在逐渐缺失。[6]黑泽明借用人类共同的心灵思索对国家未来的走向表示了身为艺术家的迷茫和忧虑,而如今再看《罗生门》,也依然为其深入人心的发问而感到震撼。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黑白影片也能很好的表现一部影片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二)黑白影片的特点。

  都说电影是娱乐,但是黑泽明却黑白色调写了一本充满艺术语言和魅力的巨著。黑白影片是仅仅以黑白两种色调来表现人物、事物,而彩色影片则是通过物体的真实颜色来表现在观众眼球之上。它们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色彩的表现基础上,因此,黑白和彩色相互存在卻又不可取代,每个都在显示着它们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黑白影片在彩色缤纷的自然界运用黑白两色调将其归纳于黑白色调之中,一切事物人物均在黑白色调中展现出来。黑白影片的特点就是主要将物体本身的颜色改变,通过光的作用减弱非主要部分,使拍出来的画面简明而不杂,有助于表现物象的主题和神貌,给人视觉上一种很强的冲击力,直抵人的内心世界。欣赏一下《罗生门》这样的电影,如同喝惯了可乐,也需要坐下来品一杯香茗一样。《罗生门》有这样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让人省身,让人回味。维姆文德斯曾经说过:“对我来说黑白片其实比彩色片还要真实,黑白片其实是彩色的,而彩色片可以是非常黑白化。”黑白影片无疑更容易渲染影片主题,揭示中心,达到主题与黑白影像之间的完美结合。我想,这便是黑白影片最大的特点也是最独特的特点吧。

  综上所述,黑白影片与彩色影片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新陈代谢的关系。黑白影片也为我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运用很直白的黑白色调把好的坏的真的假的通通展现在人的眼球之上。而且很容易就可以看出,黑白影片它所强调的并不是色彩,真正的是传递给人之间的是那种关于心灵的拷问。[1]所以,黑白影片的这种独特魅力会使这种形式的电影经久不衰,并会一直影响我们当代影片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文达. 外国电影教程 [M].西安:负担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陈旭光. 日本电影经典 [M].桂林: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年版

  [3] 黄文达. 世界电影百话 [S].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4] 韦朋. 世界经典电影鉴赏 [M].杭州: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版

  [5] 尹利强. 影视作品分析 [J].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6] 黑泽明. 电影杂谈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乔慧 (1982.10--),女,汉,渭南师范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以《罗生门》为例谈黑白影片的艺术特点

  用黑白去概括世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是一项富于挑战性的艺术工作。在黑白的画面中,被摄体的层次和质感中,渗透出来的是摄影家的内在精神,能够令人为之叹服和感动。从体现摄影家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意念来看,黑白摄影更具有象征性,更显得单纯化,更富有想象空间,也许这正是黑白摄影的最大魅力所在。

  1 、 黑 白 摄 影 的 情 感 区 域

  黑、白、灰三种调子有着自身的特性,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色具有膨胀性和炫耀性,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兴奋情绪;黑色深邃、浑厚、凝重,有助于营造一种沉静的气氛;灰色是平静的,有着细腻、朴素的情感特点,能使人的情绪产生一种宁静、平和的感受。

  用于视觉时,只有当白色兴奋、黑色沉静、灰色平和三者有机地配合起来,并且互相烘托,才能形成画面中的兴奋、沉静和平和三大情感区域,这也正是黑白摄影特有的魅力和意境所在。

  高调作品以大面积的白色为主,画面最为醒目,最能引发观赏者明快、轻松的生理感受。高调中的黑色,则会由于产生了对比和映衬的关系,显得异常突出而富于跳跃感,往往会成为画面的趣味中心。低调作品以黑色为主,能使人产生一种庄严、深沉、神秘的心理感受。画面中的白色显得相当活跃和兴奋,一般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高低调的摄影作品实际是摒弃了一定面积的灰色,减小了平和区的范围,相应强化了兴奋和沉静的特殊影调。从而营造出一定的情绪氛围来影响观赏者的感情。中间调以灰色为主,给人以柔和、安宁的感受,画面的影调细腻而丰富。中间调里的黑色多趋向低调,白色多趋向高调。只有努力扩展灰色的阶调,才能使作品达到真正的“平和”。充分运用黑白摄影的影调,既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还可以使观赏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并由此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2 、 黑 白 摄 影 创 作 的 艺 术 语 言

  摄影的艺术语言是画面结构的因素,黑与白是对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在平面造型艺术中,黑与白是最朴素、最单纯、最强烈、最有生命力的语言。黑与白相辅而成、相互依赖,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黑白摄影把一个现实的彩色世界,置换为黑、灰、白的单色影象,可以更准确地体现创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思想内涵。

  黑白摄影作品在内容上,反映的是摄影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以及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本身;在形式上,黑白摄影作品所表现的是符合美的规律、符合人们审美需要并且能给予人们美感的艺术形象。

  黑白摄影以灰阶的形式呈现物体的色彩变化,以浓淡深浅的方式造型,再现的客观物象已经不是原生态了,这种“失真”恰好是艺术的特征。

  任何艺术都不可能是生活的再现,都必须是一种表现,这也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分野。

  摄影艺术是瞬间的凝固,是具象的写真。因此,再现和表现之间的差别容易被人忽略,甚至误解,黑白摄影正是通过寻找与现实的距离,形成视觉差异来表现现实。

  黑白影像以自己特有的创作方式延伸了摄影艺术的魅力,给了摄影人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得摄影作品更具艺术气韵。

  3 、 黑 白 摄 影 作 品 情 感 的 接 受

  摄影艺术接受是以摄影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摄影作品的潜在美学特性,只有在接受者的欣赏和理解的审美活动中方能得以显现,摄影艺术接受过程始终伴随着接受者的情感活动。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艺术是建立在人们能接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黑白影像舍弃了视觉中的外界所固有的色彩,使影像处于“似是而非”的疏离状态,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这里的距离其实是心理距离,是欣赏者认知艺术、沟通情感的历程,也是欣赏者驰骋想象的自由空间和参与创作的平台。这里的距离其实是心理距离,是欣赏者认知艺术、沟通情感的历程,也是欣赏者驰骋想象的自由空间和参与创作的平台。

  在翻拣历史记忆的时候,褪色泛黄、划痕遍布的老照片显得更亲切、更真实,可以使欣赏者在情感上有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结。

  黑白影像与彩色相比更具“距离”优势,在彩照充斥着世界的今天,欣赏者观赏同样题材的黑白和彩色照片,会觉得黑白更艺术,更具有表现特征,更容易令人浮想。

  安塞尔·亚当斯曾经说过,在表现画意的摄影中黑白优于彩色。

  黑白摄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更是一个富于个性的世界,当人们徜徉其间,用细腻的心灵去接受世界、感受万物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动。

  以《罗生门》为例谈黑白影片的艺术特点

  黑白美学

  摄影的表现形式是按快门,一张照片的好坏和仪式感有很大关系。我观察过一位朋友摄影的过程,他对摄影器材的爱惜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怎么说呢,把相机从包里拿出来的时候,眼神变得十分温柔,就像是面对情人一般。双手仿佛捧着的不是相机,而是一尊玉佛。按快门之前,会和相机轻声的说,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

  拍摄完收工以后,要仔细擦拭相机、镜头和滤镜,温柔的放回去。深深的让我惭愧,和他相比,我对待相机就和螺丝刀、锤子一样随意(借来的镜头除外)。他拍出来的照片,完全符合“焦外柔和、焦内锐利”,色彩温润,构图完美,张张都是精品,这就是仪式感的作用吧。

  摄影的本质是发现美,摄影师把当时发现的美用相机记录下来,把当时摄影师的情感通过摄影作品传递给观众。

  照片是承载美的介质,黑白是摄影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最早期的摄影作品都是黑白。所以黑白摄影作品具备浓浓的历史感。

  黑白也是极简主义常用的表现形式。极简主义推崇极致的简单,构图简单、主体简单,最好是没有色彩,只有灰度。假如乔布斯喜欢摄影,那他肯定是这种风格。

  黑白也有对观众的心理暗示,黑白代表着经典、高贵、距离、格调。黑白象征着满满的逼格,不信你去看看,最贵的手机是不是都是黑色。最贵的交通工具是不是都是白色,比如高铁、飞机、火箭等等。

  黑白让画面变得更为简洁,更具有意境。黑白也是一种百搭色。高端广告为什么都喜欢用黑白,是因为黑白广告和环境容易搭配。

  黑白摄影,光线的明暗非常重要。

  上帝说,要有光。这句话其实是说给摄影师听的。

  黑白拍摄要点

  选择合适的场景:

  色彩不突出,但是光影有层次。(色彩是构图的重要因素,但往往有时候遇到的场景色彩比较单一,不够丰富),通过光和影的明暗对比进行构图。

  在场景色彩杂乱的情况下,去除色彩干扰,简化画面突出主题。色彩的存在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黑白能够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主题上,毕竟帮助观众节省时间是第一重要。

  人像拍摄,试试把拍好的人像转为黑白看看,会有不同的感觉,嗯,有没有感觉到咄咄逼人的性冷淡风、雍容华贵的格调呢。

  去街头抓拍,抓住决定性瞬间。为了避免被拍摄者方案,建议不要用单反,可以考虑用徕卡M9以上档次的相机,用最贵的器材是对被拍摄者一种尊重。

  无论何时,黑白摄影对光线要求很高。

  拍摄和后期技巧:

  数码时代拍摄RAW格式,再后期调整灰度层次。我忽然想起我有许多胶卷还囤在冰箱里,把那些鸡蛋的位置都给占据了。

  如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黑白滤镜装在镜头上,黄色滤镜能够使蓝色天空变暗,人像变得更淡,红色滤镜黑白对比效果最为强烈。试试看,加一块镜片会让黑白摄影变得更有趣。

  不要直接“去色”,而是通过“黑白”调整不同灰度的对比。辅助用上“加深”、“减淡”功能。你要想让作品出彩,就需要花时间。

  手机拍摄的作品灵活应用手机App进行后期,如SnapSeed转成黑白。

  我的黑白

  理性和感性

  我拍过许多许多的照片,如果冲洗出来,绕我家一圈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我试着想挑出一些能够转成黑白的照片,却没有找到几张转为黑白满意的。

  这可能和我喜欢色彩丰富有关,那些色彩杂乱的、单一的场景,都没有进入我的镜头更别说存活下来能够进行后期。

  还有一种可能,是我对好的黑白摄影的审美标准,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大概三层楼那么高吧。

  还有一种可能,我的时间和兴趣导致偏向于风光摄影,对于一些街头扫街、决定性瞬间这一类的摄影没有涉及。我的内心对这事一定有很多偏见,例如休息时间揣着相机在大街上晃荡,冷不防按下快门之后就跑。或者是守在某个地方期待能抓拍到“决定性瞬间”。

  还有一种可能,我肯定不是一个性冷淡风格的摄影师,虽然生活逼着我们个个都要变成性冷淡。

  由此我想到,以前拍摄的照片还要不要都留着占硬盘空间,是不是都应该删了才好,毕竟过上一段时间回头看,能看得上眼的并没有几张。鄙视自己是最安全可靠的一种情绪释放的行为。

  我是一个行动派,决定立刻开始删照片,但是很快我就想要放弃,因为那些照片为了可靠存储,分别存在多个硬盘里,而这些硬盘又被放在几个坚固的箱子里,箱子又被塞在几个床底下。严格遵守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但这样一来,导致我完全失去了去寻找的动力。

  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摄影的核心是用影像传递情感。当我在探索认知的道路上越来越理性,那么留在艺术(摄影、文学)上的感性会不会减弱?

  我想应该是不会,艺术在于创新,历史上那些经典作品能被称为经典,无一例外都是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无论是表现手法、形式还是风格。

  亚当斯的月升,即使后人去了那个地方拍得比亚当斯再好,也只不过是在重复,并没有超越。

  认知能力的提升,反而可以促进思考创新。

  像我这样还谈不上艺术,顶多算娱乐,总算能和娱乐圈沾个边了。

  我不是摄影师,仅仅对我而言,摄影和打麻将、钓鱼、女孩子买包、追剧、刷微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是一种对抗时间的娱乐。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言语中的幽默现象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风险防范与控制三篇
Copyright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