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文|高中地理说课稿: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篇

其他范文  点击:   2020-11-20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以下是我能学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文|高中地理说课稿: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文|高中地理说课稿: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水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教材紧紧抓住水体运动这一重要思想,侧重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水循环,二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本节共三课时,第一课时为水循环。水循环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教材地位

  教材在前面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岩石圈、大气圈等知识,本节课把我们的视野扩大到水圈(尽管知识的落脚点在陆地上),水圈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循环更是把这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各圈层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气候和生态,塑造着地表形态。

  2、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有:水循环过程(类型、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出”是一般性要求,即了解;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说明,“说明”要求理解和掌握。

  3、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教材特点

  教材力图实现“对话、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强调了师生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设计,问题设计的创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并说明水循环运动产生的原因。

  (2)理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水循环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水资源”的初步知识,了解了水圈知识,对本课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这仅仅是感性认知,没有实现地理规律与个人经验的结合,总结归纳能力也弱。因此,本节课应采取有效的方法给予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四、教法分析

  以学生为中心、以情趣为载体,采取自主学习和导学相结合、启发和讨论探究相结合、学生概括和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主线,即由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理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2、设置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提供“观察、探究、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地呈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过程,既加大课堂信息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5、指导学生做到会观察,会思考,会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维与思想,使学生对知识全面客观。

  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探究和合作交流为手段,以阅读、讨论、归纳、思考、辩论、练习为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

  1、学生自主学:自主阅读以了解基本知识;自主概括以完成知识梳理;自主归纳以形成知识体系;自主练习以确认掌握效果。

  2、教师引导学: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讨论展示交流成果;引导思考认识学习知识的现实意义;引导辩论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探索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六、过程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施上述三维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流程

  形升华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水的汽化、液化现象

  设计意图:实验感知水的运动、水状态的改变,进而探求水的可能存在的地理空间,探求它位置的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由物理现象转入地理现象导入水循环。

  (二)、新课学习

  课件出示:课堂目标导航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课堂的内容,明确目标和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知识的全局观念。

  自主学习:课本59页内容及图2-39

  学生练习:水循环的概念、存在的地理空间、运动状态及物理状态、了解水循环的动力和主要环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把握基本知识,培养读图和观察能力,体现高效课堂理念。

  课件出示:根据水循环的区域、环节动态显示水循环过程。

  根据学生自学内容提出导学问题。即: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划分,水循环有哪些类别?试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学生练习:学生填注水循环的发生领域、主要环节、能量来源。

  设计意图:直观展示水循环,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

  过渡提问: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什么?意义最大的水循环是什么?

  设计意图:简要辨析三类水循环,为引入后面学习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作过渡。即为什么海陆间循环是意义最大的水循环?

  自主学习:教材P60阅读内容和课文内容,并课件展示下面两幅图片。(1)黄河三角洲的形成、(2)三峡电站图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内容和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把握能体现水循环地理意义

  关键词,即“改变地形”“太阳能转化水体势能”“降水进入陆地”;所选的这两幅图能直观体现水循环的核心意义---物质流和能量流。

  学生分组讨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把握课本中的关键词句)。

  交流展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促进自然界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简要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实质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那么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学生举例回答,课件展示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有关图片)

  设计意图:“从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过渡“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课件出示:从水循环的几个环节分别展示图片、课堂导学。

  讨论与交流:1.结合图片,针对水循环的六个环节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降水、蒸腾)。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都是有利的吗?

  学生概括: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

  教师点评:合理利用水资源,趋利避害。

  过渡提问: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一个环节有限?如能改变,那又将对人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作相关提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课件出示:学生比较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由理论到实际,认识到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学

  生活动: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教师点评:辩证认识水资源,水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更新速度,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要保护水质免受污染。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念指导个人行为,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表述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四)、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评估课堂效果,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五)课外调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课外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钻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也是我们培养地理人才的目标。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本节课主线明确,即由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理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3、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水循环过程及意义,加强直观性和效果。

  4、利用贴近生活的图片使学生深切感受珍惜水资源的紧迫性,体现态度价值观。

  5、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围绕课标展开,目标意识强。

  6、由于关注教材,本节课未能根据课标要求适当关注陆地水体的关系、水资源的更新等内容。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文|高中地理说课稿: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各位评委,大家好,对于本节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标标准分析

  本节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的学习内容大体包括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课标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建立在运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其次必须利用地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影响,环境,洋流,说课稿,地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三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的第二课时。洋流是人类所处的海洋环境中重要组成因素,它本身属于自然地理知识,包括洋流的的概念、成因、分布,以及对气候、生物的影响。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洋流通过影响沿岸气候而影响没岸人民的生活与生产,通过影响海洋生物来影响海洋渔业生产,还能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海洋航运和海水污染状况。另一方面,人类可以主动利用洋流于海上战争、海洋航运、海洋通讯等事业。在人类历史中,洋流对人类活动成败与否起着决定意义的案例很多。这些案例流传于民间,或记载于书本,或留存于网页之中,是进行有关洋流的人文地理决策功能教育的丰富资源。

  影响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基础上,对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又是对今后学习自然带等知识做的铺垫。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最终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说出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行以及海洋污染这四大方面的影响;

  space

  环境

  ②能够识别出什么是寒暖流以及区别寒流和暖流对气候的不同作用

  ③能够简述渔场的形成原因;

  ④能测定出哪种航行路线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大西洋60°N东西两岸气候统计图分析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②通过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分析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

  ③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案例,说明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④通过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石油泄漏污染导致纽芬兰鱼产量下降的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space

  说课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

  ②通过认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

  3.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标,分析知识结构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历年高考考纲要求,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应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有所侧重,把洋流对航海、渔场分布、海洋污染物的影响作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制定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气候和渔场的影响。这是因为洋流深刻影响着沿岸的气候,并改变着某些地区原有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对这一知识的学习便可解释一些特殊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而洋流对渔场的影响与人类的渔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更好地为人类谋福利。

  space

  地理

  难点: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因为理解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应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图,综合性较强,这是气候形成的原因之一,主要难在需要长久性的记忆世界洋流的分布及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但经过长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已较强,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另外,随着现代资讯发展,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有较多的关注。

  四、学法分析

  1.探究式学习法

  多媒体课件中设置了许多互动式的问题情境,这些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或合作探究问题,甚至动手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比较学习法。学生对性质不同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不同影响进行比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

  五、教学方法分析

  为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把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四大影响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区解决这些问题;并结合图示法,引导学生运用洋流知识设计正确的航海路线,运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分析洋流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的两方面的影响。同时,在得出结论后又继续进行举例论证,以实现有效迁移,建构知识体系。

  1.案例分析法

  围绕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实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2.问题教学法

  把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采用以探究为主的各种学习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新知识。

  3.图导图解法

  这节课多次运用世界地图,许多地理知识点需要在世界地图上标明具体位置再进行分析。图导图解教学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新课引入

  b设疑:以企鹅的内容为例,提出为什么企鹅在热带地区也能生存呢?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二)新课教学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四大影响都是以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印发学案,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讨论、归纳最后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给出结论。在洋流影响沿岸气候上,我借助书本上的图3.7“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效应”,并加以修改而呈现的;在洋流影响海洋生物分布上,我将呈现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在洋流影响航运上,我呈现的是标有哥伦布航海路线的世界洋流分布图;在洋流影响海洋污染上,通过一则油轮漏油的事例,让学生讨论洋流将对该次污染带来什么影响(有利及不利方面)? .

  本节课新课部分的教学线索为“探讨-总结-探讨”。围绕教材中“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实例,设计四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体现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设计四个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中得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通过举生活中实际例子展开讨论,巩固提高。其中,设计标注四大渔场位置、画航海路线图等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节课重在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作业布置

  1.有某一航船夏季从索马里半岛到印度,应该怎样行驶才顺风顺水(请画出简图);

  2.搜集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关的资料,试分析其形成机制以及可能造成的灾害。

  3.借2010年5月发生的墨西哥湾原油漏油事件分析原油面积扩大的原因,再用辩证观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的有利的一面,最后总结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七、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纲目式板书。因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四大影响彼此之间联系不大,而纲目式板书使整个板面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对联系不大的知识点进行板书效果很好。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文|高中地理说课稿: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即运用相关地图分析洋流对气候、渔场、航海及海洋污染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水运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基础上,对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悉洋流对地理环境四大方面的影响;

  (2)区别寒流和暖流对气候的不同作用,理解渔场的形成原因;

  (3)掌握洋流特别是季风性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运用洋流的相关理论知识来解释实际问题;

  (2)搜集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关的资料,试分析它们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海洋观、资源观、环境观,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2)学习洋流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渔场的影响。把它们定为重点的依据是:洋流深刻影响沿岸气候,并改变着某些地区原有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对这一知识的学习便可解释一些特殊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而洋流对渔场的影响与人类的渔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更好地为人类谋福利。

  2、难点: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确定这一知识点为难点的依据是:理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应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图,综合性较强,洋流是气候形成的原因之一,主要难在需要长久性的记忆洋流的分布及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法分析

  为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讲授法为主,综合利用对比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充分掌握洋流对气候和渔场的影响,并结合图示法,引导学生运用洋流知识设计正确的航海路线,运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分析洋流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的两方面的影响。

  四、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我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合作探究、对比归纳,从而得出结论,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洋流与气候两大知识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主动掌握新知识。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4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6分钟,一共40分钟。

  (一)借用历史,导入新课:

  在初中的历史知识基础上,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往返季节入手,设疑:为何郑和七下西洋几乎都选择冬季起航、夏季返航,引起学生思考,通过老师答疑解惑,引出洋流对航海有利的影响,让学生明确洋流对地理环境是有影响的,为学习下面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辩证思考,学以致用:

  因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讲述洋流对航海有利的影响之后,让学生思考洋流对航海不利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紧接其后的是需要学生合作探讨,利用洋流对航海的影响设计一条从英国伦敦到美国纽约再回到英国的航海线路,之后请学生作答,我将予以点评。

  2、解决矛盾、分析案例: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我会充分利用之前设计的这条航线,让学生思考当航船行驶到加勒比海一带时此地属于哪一类气候类型,学生说出是热带雨林气候这一正确答案后,我会提出疑问:一般而言,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为什么在18°N的加勒比海沿岸依然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由此引出矛盾,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在了解了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的理论知识后,对加勒比海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进行解释,学生在理解了暖流对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后,再结合39页的气候类型图,举出与之相似的几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接着从暖流过渡到寒流,举秘鲁寒流对南美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一例,说明寒流影响气候的显著性。另外我再结合秘鲁寒流补充一个常识:南美西岸的阿塔卡玛沙漠之所以成为世界旱极的原因之一是洋流,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延伸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最后通过对教材上的案例对拉布拉多半岛和西北欧的气候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强调寒暖流对气候的不同作用。

  3、师生互动,对比学习:

  (洋流对渔场的影响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接下来让学生放宽眼界,将洋流对大陆气候的影响转移到海洋当中,提出四大渔场,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分别对四大渔场的形成、分布进行对比学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由哪些洋流交汇所形成,并在洋流分布图上标注四大渔场的大概位置。同时借用纽芬兰渔场消失这一事实培养学生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4、运用理论,分析时事,

  借2010年5月发生的墨西哥湾原油漏油事件分析原油面积扩大的原因,再用辩证观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的有利的一面,最后总结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三)作业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四大方面的影响,再次强调重点,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洋流对气候和渔场的影响。

  结合洋流知识分析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有某一航船夏季从索马里半岛到印度,应该怎样行驶才顺风顺水(请画出简图);搜集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关的资料,试分析其形成机制以及可能造成的灾害。

  六、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纲目式板书,并用相关示意图与之相结合。纲目式板书使整个板面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利:顺水、省时

  1、洋流与航海

  弊:海雾、冰山

  暖流:增温增湿

  2、洋流与气候

  寒流:降温减湿

  四大渔场

  3、洋流与渔场

  渔场成因

  利:加快净化

  4、洋流与海洋污染

  弊:扩大污染面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背街小巷卫生整治动员会上的讲话 3篇
下一篇:职级晋升考核材料 3篇
Copyright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